• 必赢贵宾会3003am
  • 经管邮箱
  • 教职工内网
  • 用户登录
  • EN

新书推介——宽容及其限度

2010-09-17
阅读:

“谁要是生活在人群当中,那他就绝对不应该拒绝和谴责任何人——只要这个人是大自然安排和产生的作品……要在人群当中生存,我们就必须容许别人以既定的自身个性存在,不管这种个性是什么。我们关心的只是如何使一个人以本性的内容和特质所允许的方式发挥他的本性,既不应该希望改变、也不可以干脆谴责别人的本性。”叔本华这番话的核心思想是倡导人与人之间应相互容让。这是一种处于完全接受与决然摒弃之间的态度——宽容。

几乎没有以倡导宽容为职业的。热心从事这项事业的人只是以此为副业,他们是哲学家、教师、国王、医生、作家或工匠……他们偶尔会为宽容建言,却不会为宽容奋斗终身。叔本华就是一个例子。相对而言,房龙是对该主题研究较深入的,他的《宽容》是这一研究主题的经典著作。

《宽容》首次出版于1926年,迄今已近一个世纪。当时44岁的房龙,写作功底已臻完善;在漂泊中,他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思想成熟,观点鲜明。在书中,房龙系统阐述了自己对“宽容”的认识。

在本书的前半部分,房龙认真地界定了本书中所说的“宽容”的内涵;从宏观上阐述了自己对“宽容”的研究心得;并回顾了“宽容”在与“不宽容”斗争中的发展过程。

为了避免“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房龙将自己所论述的宽容界定为“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不同于自己或公众观点的耐心和公正的容忍。”房龙强调自己探讨的主要是官方的或作为一个利益集团的“不宽容”,他这样分析个人与官方的“不宽容”之间的差异:

个人的不宽容是令人讨厌的东西,它会在任何社团内部引起极大不快,比麻疹、天花和饶舌女人加在一起造成的危害还要大。不过个人的不宽容本身没有刽子手……个人的不宽容不存在监狱,也不能规定整个国家的人们必须想什么、说什么、吃什么和喝什么……简言之,个人的不宽容只能以自由国家的大多数公民不介意为极限,不得超越。然而官方的不宽容是无所不能的……假如这本书把“不宽容”一词一味地用作“官方的不宽容”的意思解,而且假如我很少关注个人的不宽容,那么请多包涵。我一次只能做一件事情。

根据自己的研究心得,房龙将不宽容归纳为三类:

现代的不宽容就像古代的高卢一样,被分为三部分:出于懒惰的不宽容,出于无知的不宽容和出于自私自利的不宽容。

第一种也许最普遍。它在每个国家和社会各阶层都可以遇到,在小村子和古老镇子里最为常见,而且并不只限于人类。

我们家的老马在克莱镇温暖的马厩里度过了35年的安定生活,怎么也不愿意到同样温暖的温斯特波特谷仓去,理由只不过是它一直住在克莱镇,熟悉镇上的一草一石,并且知道每天在康涅狄格州的舒适土地上漫步时不会被新的不熟悉的景物惊吓……

正是与这种不宽容如出一辙的专制使得父母对子女的愚蠢行为摇头叹息,勾起了他们对“过去美好日子”的荒唐向往,使野蛮人和文明人都穿上了令人难受的衣服,使这个世界充满了废话,也使抱有新思想的人成为人类假想的敌人。

然而尽管如此,这种不宽容还是相对无害的……

第二种不宽容的程度更为严重。

无知的人正是由于他的无知使他成为了一个非常危险的人物。

但是,他如果还为自己的智力不足寻找借口,那就使他变得极其可怕。于是他在灵魂里建立起了一座自以为是的堡垒,从这座可怕的堡垒顶端,向所有敌人(也就是那些与他的偏见相左的人)挑战,质问他们为什么活在世上。

遭受这种苦恼折磨的人既无情又卑鄙。他们一直生活在恐惧之中,很容易变得残忍无比,喜欢折磨对他们怀有怨恨的人……

剩下的第三种不宽容是由自私自利引起的。当然,这实际上是忌妒的一种表现,就像麻疹一样常见。

当耶稣来到耶路撒冷时,他教导人们,靠屠杀十几只牛羊是不能赢得全能的上帝的偏爱的,于是所有靠神庙中的典礼祭祀品谋生的人都诋毁他是危险的革命者,在他还未对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造成长久危害时,就想处死他。

几年后,圣保罗来到以弗所,宣扬一种新教义,这对珠宝商们兴隆的生意有造成干扰的危险。因为当时珠宝商通过出售当地的女神黛安娜的小塑像大发横财,为此金匠行会差一点要用私刑处死这个不受欢迎的外来者。

从那时起,依靠某种已经确立的崇拜形式来谋生的人,与另一些具有威胁要将人们从一个寺庙引入另一个寺庙的思想的人之间一直存在着公开的战争。

在试图讨论中世纪的不宽容时,我们一定要牢记,我们不得不处理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只是在非常少见的情况下,我们才会遇到三种不同的不宽容中其中某一种的单独表现,而最常见的是在引起我们注意的迫害案件中,我们发现这三种不宽容形态同时存在。

如果一个组织拥有雄厚的财富,掌管数千平方英里的土地以及奴役着成千上万的农奴,就会把全部怒火倾泻到要着手重新建立朴实无华的“地上天堂”的农民身上,这是很自然的。

在这种情况下,异端邪说就变成经济上的需要,这属于第三种不宽容——出于自私自利。

不过当我们考虑到另一群另教会感到难以对付的来自官方的不满的人,即科学家时,这个问题就变得无比复杂了……

在《宽容》的后半部分,房龙回顾了与宽容密切相关的一些重大历史运动,如彻底扫除了人类进步道路上许多障碍的文艺复兴,勇气巨大的路德、加尔文领导的宗教改革;他还记述了一些为宽容事业做了非常有益的贡献的人的故事,其中有中国读者熟悉的拉伯雷、蒙田、布鲁诺、斯宾诺莎和伏尔泰。

《宽容》能够流芳百年,一方面是由于宽容之不易、不宽容为害之巨一直伴随着人类的历史进程;另一方面是得益于房龙独特的写作风格。

房龙文风别致,笔触亦庄亦谐,俏皮而不肤浅,文字浅显又蕴意丰富。内容老少咸宜,常读常新;博学之士与粗通文墨者都能从中各得教益。置身于这些纷争之外的房龙,以白描的笔法栩栩如生地陈述着争斗中的是非曲折与残暴血腥。除了本书前言那篇总揽全书主题思想的寓言式故事令读者过目不忘并津津乐道之外,全书的字里行间都充溢着这种风趣、淡定的基调。由于被误认为干涉儿子的宗教信仰,并杀死了儿子,年近60岁的卡拉被宗教势力与官方合力屠戮——正承受着儿子自杀之痛的、无辜的老卡拉被判处用车轮撕裂。房龙的原文是这样的:

“他被带到刑讯室,手腕被吊起来,双脚离地有一米高,然后使劲拽他的四肢,直到‘同关节分了家’(我抄自官方的报告)由于他拒不承认自己根本没有犯过的罪行,就又被放了下来,灌了大量的水,很快他的身体就‘膨胀到原来的两倍’。他还是坚持拒不承认自己的罪行,就被抬上了死囚车,拖到刑场,胳膊和腿都被刽子手分成两段。在其后的两个小时里,他绝望地躺在断头台上,地方官员和教士们还继续喋喋不休地用问题打扰他,这位老人以令人难以置信的勇气继续申辩自己无罪。首席法官被这种固执的谎话弄得火冒三丈,便放弃了对这个无望案子的审理,命令把他勒死。”

虽然房龙只是轻描淡写地说着,却强烈地震撼了读者的心灵。

当今,全球化趋势方兴未艾,宽容、构建和谐生存空间的理念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例如,继1993年西蒙·维森塔尔中心在洛杉矶设立宽容博物馆后,2010年8月,它又在纽约新建了第二个宽容博物馆。博物馆的主题就是宽容、人权和多样性,旨在提高和促进不同宗教、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这些问题上的相互对话。宽容处世,给他人留下生存的空间,也会给自己带来愉悦的时光。《宽容》的劝谕效果非常卓著。

读完本书,一旦确立宽容待人处事的理念,就引发了一个本书涉及不多、却无法避免的问题——怎样把握宽容的限度?

徐璐撰稿

附:房龙简历及本书概要

房龙简历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HENDRIK WILLEM VAN LOON,1882-1944),荷兰裔美国人,历史学博士,著名学者,出色的通俗作家,文化普及的大师级人物。他当过教师、编辑、记者,屡经漂泊,同时苦练写作。他一生笔耕不辍,勤奋著述,独立完成了40余部著作。代表作有《宽容》《人类的故事》《圣经的故事》等。他多才多艺,精通10种语言,拉小提琴也是把好手,还善于绘画,为自己的许多著作亲绘插图。其作品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知识广博而不乏真知灼见,文字深入浅出、通俗优美、轻松风趣而又发人深省,贯穿着理性、宽容和进步的思想,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

本书概要

第一章 无知的暴政

为什么他们刚刚还是最为宽容的人,鼓励他们的教士研究天国,探索陆地和海洋,却立即变成了最为残酷的刽子手,对那些违反了早已无人问津的繁文缛节的人们实施骇人听闻的惩罚?

第二章 希腊人

它在不到两个世纪的时间里,从政治、文学、戏剧、雕塑、化学、物理等许多方面,为当今世界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实验架构,这是怎么发生的呢?

第三章 束缚的开始

说得简单点,基督教既体现了罗马人的效率,也包含了犹太人的偏执。结果它建立起一个禁锢人们思想的可怕统治,虽然行之有效,却不合逻辑。

第四章 众神的黄昏

把我从教会的敌人手中拯救出来吧,我将还给你天堂。

第五章 囚禁

异教徒再次成为西方世界的统治者。

第六章 生活的纯洁

毫无疑问,这些都是有用的科目,却无法吸引那些时刻为“最后审判日”的来临做准备,并仅仅将尘世看做通向天堂前厅的男男女女。

第七章 宗教法庭

甚至在今天“宗教法庭”早已不起作用的时候,这个名字仍然使我们的心中充满恐惧。

第八章 求知的人

他极为尊重学术民主,放弃了所有的繁文缛节,就像朴实的大卫兄弟那样积极参加各种讨论会,与职位最低的学者进行辩论。

第九章 向印刷文字开战

那段历史清楚地表明,对出版或言论采用暴力查禁手段永远不会有任何益处。

第十章 关于一般历史的写作和本书的特殊性

正如白芝浩所说,历史应该像伦勃朗的蚀刻画一样,一定要把生动的光辉投射在精选的目标上,让所有其他的部分都留在阴影处,不为人所见。

第十一章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的主要兴趣集中在那些似乎渗透着一种被称为“古典精神”的奇妙物质的艺术上。

第十二章 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运动没有产生一个被认为是一贯正确的人,却为世界奉献了一本绝对无误的书。

第十三章 伊拉斯谟

一些致力于“人文学科”的支持者大胆地将整个人类作为试验对象,起身反抗古老的经院哲学的狭小局限。

第十四章 拉伯雷

在大庭广众之下谈及拉伯雷有伤大雅。事实上,这家伙是如此危险,以至于政府还专门通过了法律禁止纯真的儿童接触他的邪恶著作。

第十五章 旧时代的新招牌

加尔文像其他许多伟大的改革者一样,与其说是一个现代基督徒,倒不如说是一个古典的犹太人。他嘴上崇拜上帝耶稣,但心里却向往摩西的耶和华。

第十六章 再洗礼教徒

他们只教授爱、信仰和十字架本身,在任何苦难的情况下都能保持耐心和谦卑,彼此之间真诚相助,以兄弟相称,相信为大家可分享一切。

第十七章 索兹尼叔侄

在推翻使这个世界长期遭受苦难的教条主义的暴政上,他们所做的远远超过整个吵吵嚷嚷的改革大军。但这是没人能预见的怪事的其中一件。

第十八章 蒙田

他作为战士和政治家,整个一生的特点就是强烈厌恶狂热和偏执,这源于离波尔多市主要码头不远的一家小鱼铺。

第十九章 阿米尼乌斯

在莱顿大学里,有两个教授意见不一致。这既不新鲜,也很正常。但是,他们有分歧的问题是意志的自由问题,这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

第二十章 布鲁诺

他们是不幸的人,除了背上的披风以外几乎一无所有,连睡觉的地方都没有保证。但是,圣火在他们胸中燃烧。

第二十一章 斯宾诺莎

用正确的数学方法解决伦理学和哲学中的抽象问题所必需的研究工作量,会让普通的健康人望而却步。

第二十二章 新的天国

除了以间接的、无意识的方式之外,这块殖民地并没有对宗教自由或宽容事业作出任何贡献,这在人类进步的历史中是很常见的。

第二十三章 太阳王

从法国政府拜倒在女人的石榴裙和教士的黑袍之下的那一刻起,她的命运就注定了。

第二十四章 腓特烈大帝

在所有涉及他的王国的重要统计数字的事情上,他的座右铭是“越多越好”。

第二十五章 伏尔泰

从孩提时代,伏尔泰就感到自己被一部巨大的机器追逐着,这架机器似乎是通过一种完全没有生气的力量,把残酷和固执联系在了一起。

第二十六章 百科全书

像其他许多证明巨大智慧和极度耐心的东西一样,百科全书的习惯源于中国。中国的康熙皇帝试图用5020卷的百科全书让他的臣民高兴。

第二十七章 革命的不宽容

帷幕落下来了,社会上许多邪恶的事物被荡涤一空,一切都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第二十八章 莱辛

人的内心世界被认为比表面上遵从某种规定的礼仪和教条更有价值,因此人们就应该友好互爱地相处,任何人也无权自诩为让别人崇拜的完美的偶像。

第二十九章 汤姆·佩因

汤姆·佩因为美国的独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三十章 最近一百年

当像屠杀无辜的俘虏、烧死寡妇和盲目崇拜一纸印刷文字这样的不宽容成为虚构的故事时,宽容的时代就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