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赢贵宾会3003am
  • 经管邮箱
  • 教职工内网
  • 用户登录
  • EN

新书推介——绝顶览胜话平生

2010-12-31
阅读:

“我很早就开始滚雪球了,如果起步晚了十年,就完全没有现在这样站在山顶看风景的优势。所以,我建议学生们要蓄势待发——这样做其实非常简单,但结果完全胜过起步晚拼命追赶的情形……

只有找对了雪地才可以滚雪球,我就是这样做的。我所指的不仅仅是赚钱方面,在认识世界、结交朋友的时候同样如此。我们的一生中要面临诸多选择,要争取做一个受欢迎的人,其实就是让自己的雪球在雪地上越滚越大,最好是一边前进一边选择积雪皑皑的地方,因为我们不会回到山顶重新开始滚雪球,生活正是如此。”

这位对“滚雪球”颇有心得者就是沃伦·巴菲特。他多年稳居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前三甲;他也是著名慈善家,单笔捐赠高达370亿美元,是人类历史上金额最大的单次慈善行为。

年近八旬之际,站在事业顶峰的巴菲特,在《滚雪球:沃伦·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一书中,向世人详细地叙述了自己七十余年漫漫人生之旅的沿途风光。

此前,已经有50余人为巴菲特著书立传。惟有本书是巴菲特本人授权写作的传记。

因撰写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研究报告,艾利斯·施罗德结识了巴菲特。巴菲特看重她的洞察力与掌握主题的能力,便授权她撰写自己的人生故事。为了支持她的创作,巴菲特倾注了极大的热忱,不单向她开放了存有他的投资材料、信件和个人收集资料的两个大档案室;巴菲特还花了2000余个小时与施罗德坦诚相谈,介绍自己的家庭生活,回顾自己的过往,与世人分享自己几十年商业经营中的宝贵经验。注重保护个人隐私的巴菲特从未花过这么多时间与记者或其他传记作者会谈。

施罗德用了5年时间,潜心研究各种资料,包括以前从未公开过的档案文件;采访了巴菲特的250余位朋友、家人和同事。她具有良好的驾驭素材的能力,纵横捭阖,收放自如。利用自己在财经领域的专业知识,她抽丝剥茧地理清了盘根错节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商业帝国。虽然本书厚达838页,但主题明确,重点突出,内容精炼、详尽生动又引人入胜。非常适合那些对巴菲特感兴趣、关注巴菲特商业运作经验的读者阅读。

本书详细回顾了巴菲特创业的历程,全面解读了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商业思想和战略。

小时候,巴菲特酷爱数值计算,在奥马哈的教堂做礼拜时,他会计算和对比那些神职作曲家的寿命。从6岁起,他开始梦想赚钱,并且开始攒钱。当他看到1美元时,他知道通过复利最终会成为10美元。1940年,10岁的巴菲特随父去纽约旅行。他并没有去孩子们渴望去的马戏团或动物园,而是要求去参观华尔街。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他设法见到了高盛投资银行的高级合伙人西德尼·温伯格,并同他交谈。14岁时,他通过送报赚到的钱已经达到了税收起征点。

巴菲特把他的成功归结为“专注”。

书中这样写道:“他除了关注商业活动外,几乎对其他一切如艺术、文学、科学、旅行、建筑等全都充耳不闻——因此他能够专心致志追寻自己的激情。”

除颇具天分外,巴菲特还幸运地遇到了几位导师。

第一位导师是他在哥伦比亚大学求学时的老师本杰明·格雷厄姆——《聪明的投资人》一书的作者。格林厄姆让巴菲特明白了市场的危险,并且学会了如何抛开市场行情分析公司价值。在格林厄姆投资理念的熏陶下,“沃伦的眼前豁然开朗,就像一位一生都住在洞穴中的原始人,突然间走出了洞穴,第一次见到阳光一样。”在格林厄姆的理论的基础上,巴菲特形成了自己独到的投资理念:评估投资价值,规避风险,保留安全边际,让复利发挥实际功效。

第二位导师是他的第一任妻子苏珊。苏珊为巴菲特打理生活中一切难以免除的琐事。甚至在他们分居时,还周到地为巴菲特物色了一位合适的情人,以便照顾巴菲特的起居。

第三位导师是《华盛顿邮报》的总裁凯瑟琳·格雷厄姆。凯瑟琳教导他如何与人打交道,让巴菲特明白社交生活的真实内涵。

本书最大特点是它以翔实的资料,第一次向世人展示了巴菲特的真实人生。施罗德栩栩如生地描述了巴菲特的一家几代人的生活情况,包括巴菲特的父亲,曾经担任共和党国会议员的沃伦·霍华德,因长年卧病不起需要人照顾而脾气乖戾的母亲利拉,他的妻子苏珊、姊妹、子女、晚辈,他的情人阿斯特丽德,以及他与《华盛顿邮报》总裁凯瑟琳之间离奇、暧昧的关系。

施罗德笔下描绘的是一个与以往传记中“穿着旧毛衣、古怪又令人顶礼膜拜”不同的巴菲特。他执着,痴迷,幼时备受母亲打击伤害;他和普通人一样遭遇过挫折和失败;他性情脆弱、不断地寻求母性的关怀……

巴菲特的性格具有典型的美国特性:俭朴但不卑微,乐观但又无情。

在他的三个孩子的眼中,父亲是一个不体贴、冷淡又老于世故的人,“自由散漫,沉默寡言,身穿丝质睡衣,翘着双脚,坐在桌旁,一边吃着早餐,一边盯着《华尔街时报》。”

晚年时,由于亲人,特别是苏珊的离世,巴菲特的性情有了很大改变。他开始明白人的一生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他认识到衡量成功的标准是真正爱你的人的数目。

有一次,学生们问他最大的成功和失败的时候,他没有讲事业方面的疏忽错误,而是说:

“其实,当你们到了我这个年纪的时候,你们衡量自己成功的标准就是有多少人在真正关心你,你也希望得到他们的关心。我认识一些非常有钱的人,他们举办庆功宴会,修建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医院辅楼。但事实上世界上根本没有人关心他们。如果你们到了我现在的年纪,却发现没有人对自己有好感,不管你的银行账户上有多大数目的存款,你的生活依然是不幸的。

这是对生活的极限测验。取得关爱最大的麻烦就是用钱买不来。钱可以买来性、可以买来庆功宴会、可以买来宣传自己活得精彩的小册子。但是得到关爱的唯一方法就是做一个讨人喜欢的人。如果你有钱,你可能对此非常愤怒,你可能会想自己可以写一张支票:我要买价值百万美元的关爱,但是关爱是买不来的。你付出的爱越多,得到的爱才会越多。”

巴菲特晚年的巨额捐赠就是他的这些观念的一个明证,他的这些捐赠并不是为了自我表现,没有一家音乐厅或非洲医疗中心会用巴菲特的名字命名。

晚年的巴菲特与“虚荣”、“奢华”和“贪婪”无关。回首往昔的苍茫岁月,海明威的这段话,也许契合巴菲特内心的感悟吧。

“风平浪静的大海上,每个人都是领航员。

但是,只有阳光而无阴影,只有欢乐而无痛苦,那就不是人生。以最幸福的人的生活为例——它是一团纠缠在一起的麻线。丧母之痛和幸福祝愿彼此相接,使我们一会伤心,一会高兴,甚至死亡本身也会使生命更加可亲。在人生的清醒的时刻,在哀痛和伤心的阴影之下,人们与真实的自我最接近。

在人生或者职业的各种事务中,性格的作用比智力大得多,头脑的作用不如心情,天资不如由判断力所节制着的自制、耐心和规律。

我始终相信,开始在内心生活得更严肃的人,也会在外表上开始生活得更朴素。在一个奢华浪费的年代,我希望能向世界表明,人类真正需要的东西是非常之微少的。

悔恨自己的错误,而且力求不再重蹈覆辙,这才是真正的悔悟。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徐璐撰稿

作者简介

艾利斯·施罗德,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学士及MBA。曾任摩根士丹利的董事总经理。

本书目录

第一部分 大泡泡

1不作逢迎

2太阳谷

3习惯性动物

4沃伦,你怎么了?

第二部分 内部记分卡

5 “传道”冲动

6浴缸障碍赛

7休战纪念日

8 1000招

9沾油墨的指头

10犯罪行为实录

……

第三部分 赛马场

第四部分 苏珊在歌唱

第五部分 华尔街之王

第六部分 行李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