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赢贵宾会3003am
  • 经管邮箱
  • 教职工内网
  • 用户登录
  • EN

品读——《幸福为什么买不到》

2021-03-24
阅读:

202106幸福为什么买不到1.jpg

2008年圣诞购物季,在纽约溪谷镇沃尔玛,大屏幕电视、电器和服装即将打折促销,限时限量。在正门入口处,2000余名顾客在熬夜排队,等待凌晨5点开门营业。杰迪迈提·达穆尓,这个高1.9米、122公斤的壮汉,他的工作岗位恰巧在此。不料,抢购者蜂拥而入,将他撞倒,又从他身上踏过,达穆尓不幸窒息身亡。

二战结束后,美国兴起物质消费浪潮。政府的说法是,所有的物质消费都是爱国行为;民众则认为购物可治疗抑郁症。21世纪初,美国已进入疯狂消费时代,民众的消费行为令人震惊。达穆尓事件只是其中之一。

卡西是“9·11”事件遇难者家属。事后,她获得捐款及补偿费约500万美元。不到4年,她已将这笔巨款挥霍殆尽:买鞋子,花了50万美元;请一众朋友看比赛,花费7万美元;换房子,耗费200万美元……

以宠物消费为例,2013年,美国人的宠物开支已达410亿美元。42%的宠物狗与主人同居一室;吃有机食品;还有225美元的大衣、500美元的珍珠项链、270美元的床榻……几年后,每年该项开支将超过580亿美元。

再以住宅消费为例,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家庭住宅的平均面积约为112平方米;到2008年,已达232平方米。同期,美国家庭规模却日趋小型化,而非大型化。

美国民众的消费行为何故如此疯狂?贝勒大学营销学教授詹姆斯·A.罗伯茨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其一,美国民众被劝导消费。广告业通过电视等媒体,鼓励人们从物质中寻找生活的意义;确定自己的身份。为了确保自己被视为有价值的人,获得尊重和羡慕,人们通过物质财富等视觉暗示,向他人传递自己的地位信息。只要消费者试图通过物件暗示自己的社会地位,那么,民众在物质财富上的攀比就会持续:甲买了辆新车,乙就会买辆更好的;甲只得再买一条船……

另外,国家为了发展经济,也倡导民众以更快的速度消费、更换商品与服务。

其二,人类的遗传因素所导致。心理学家约翰·莫温的研究表明,聚积和占有物质财富,属人类的基本人格。它受到基因和童年经历的影响,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消费行为。

研究人员还发现,某种基因缺陷会限制单胺氧化酶A的活性,使人们控制冲动的能力下降,从而引发冲动性购物和强迫性购物。

20多年来,罗伯茨教授一直研究消费者行为如何影响他们自己、他人以及周围的世界。在《幸福为什么买不到:破解物质时代的幸福密码》一书中,他系统地总结了这些研究的成果。

在本书中,罗伯茨通过回顾美国梦的演变过程,检视美国的全民消费主义,分析了物质主义的成因,及物质主义对人生价值观的影响。他认为,物质主义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对获取和花费的兴趣;对物质的崇拜,赋予物质财富至高无上的重要性。对物质主义者来说,物质财富是幸福感的主要来源;金钱和物质财富本身就是目的,而非达到目的之手段。因此,现代的美国民众被汹涌的物质主义裹挟,陷入财务窘迫和精神压力的恶性循环之中。

本书还深入探讨了幸福与消费之间的关系。罗伯茨以大量数据和经典心理实验,剖析了物质主义对幸福的负面影响。他认为,应该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让我们真正幸福的事情上:陪伴所爱的人;充分实现自己的潜能;积极参与社会。

罗伯茨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改善消费行为的方案。

一是通过自我控制,改变疯狂消费的习惯。记录自己的消费行为,并进行自我监控;标准明确:自己养老、子女教育的储蓄,优先于排遣抑郁情绪的开支;提升改善消费行为的能力:通过优质睡眠、冥思与默念等方式,舒缓精神压力。

二是远离购物车:消费者环境规划。“避免诱惑,比抗拒诱惑更容易。”构建自己的“环境”(人、地点、日常生活事件),使其有助于培养良好消费行为。例如,自己做家务;剪断信用卡,只用现金支付;建立财务预算。

三是胡萝卜与大棒:消费者行为规划。使用自我奖励,强化良好消费行为;通过自我惩罚,改正不良消费行为。

徐璐撰稿

《幸福为什么买不到》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3年9月 第1版

作者简介

詹姆斯·A.罗伯茨,美国贝勒大学营销学教授,主要从事消费者行为研究,尤其注重研究强迫性购物、信用卡滥用以及物质主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本书目录

第一章 闪亮之物

第二章 追逐美国梦

第三章 打了兴奋剂的美国梦

第四章 物质主义会让我们幸福吗?

第五章 消费跑步机

第六章 不用现金的社会

第七章 金钱的隐形代价:牺牲我们的生活目标

第八章 物质主义的附带损害:对关系的影响

第九章 我们何以成为物质狂

第十章 搅动大众消费的营销武器

第十一章 自我控制的三个要素

第十二章 远离购物车:消费者环境规划

第十三章 胡萝卜与大棒:消费者行为规划

第十四章 要金钱,还是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