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赢贵宾会3003am
  • 经管邮箱
  • 教职工内网
  • 用户登录
  • EN

必赢贵宾会3003am教授李宏彬:因为喜欢,所以坚持

2012-06-07
阅读:

必赢贵宾会3003am教授李宏彬:因为喜欢,所以坚持     

刊发于2012年6月6日《中国科学报》

      初见必赢贵宾会3003am史带(C.V. Starr)经济学讲席教授、必赢贵宾会3003am中国经济社会数据中心常务副主任李宏彬,是在他为清华经管学院大三学生开设的“优秀学术人才培养计划”课上。

      按照课程安排,首先由一位学生讲解对指定经典论文的理解,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对报告进行评论。一直到李宏彬最后进行画龙点晴的点拨,记者才从同样年轻的师生群中确认他的身份。

李宏彬教授

      “很不幸,我总是被称作‘最年轻’的一个。”李宏彬笑言。这位1972年出生的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博士,身穿夹克、休闲裤、运动鞋,给人感觉就是一位研究生助教,但其实他34岁就被香港中文大学评为教授,2007年加盟清华经管学院后,成为学院最年轻的讲席教授。

戏剧性的留学经历

      李宏彬在他的办公室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办公室里除了办公桌上摆的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书架上、沙发上摆满了各种书籍、资料,尽显主人随意的个性。而当说起某本书、某份资料,他很快就能从这些看似杂乱无章的纸堆中一下子找出。

      李宏彬1993年中国农业大学经管学院本科毕业,1995年在农大读硕士期间赴美留学。谈起自己的经历,他觉得有很多运气的成分。大学本科刚毕业时的一次社会实践,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1993年,美国著名农业经济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罗斯高(Scott Rozelle)和他的博士生朴之水(Albert Park)在中国调研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聘请了大量学生和老师做兼职调查员,李宏彬也成为其中的一位,其工作就是按照调查问卷上的内容到农民家里询问农民家庭、生产、收入、储蓄、受教育程度等一系列社会经济情况。

      这段经历让李宏彬有机会观察中国真实的乡村社会,同时,他对调查问卷上的各项指标产生了好奇:这些指标是如何设置的?收集这些数据又会有什么意义?

      他经常向罗斯高和朴之水请教这些问题,罗斯高和朴之水也很欣赏这位勤思好学的学生,建议他报考斯坦福的研究生。“正是因为认识了罗斯高,我才知道美国还有个斯坦福大学,才萌生了赴美留学的想法。” 李宏彬说。

      李宏彬顺利通过留学申请所需的考试,获得了美国多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和奖学金,最终他还是选择了斯坦福大学粮食研究所,攻读发展经济学。

      然而,刚到斯坦福一个月,因当时的教务长、后曾担任美国国务卿的赖斯认为粮食研究所已经失去了胡佛总统创办它的意义应予取消,李宏彬面临转系或转学的困境。

      当时,他可以转学到伯克利大学或康奈尔大学农业经济系,或者转系到经济学科实力很强的斯坦福大学经济系,但要经过该系的资格考试。最终李宏彬通过了资格考试转攻斯坦福经济系。他说:“这又是一次运气,让我没浪费多少时间就进入了最好的经济系之一。”

补足经济学基础的“窍门”

      不同于经济系的其他学生,李宏彬是先了解社会,再接受经济学训练;先学会收集数据,再学经济学的理论和计量方法。而经济学恰是研究人和社会的学问,这些经历有助于他更深刻地理解经济学原理,使他对社会现象、对数据有着天然的敏感性。然而,在最初学习阶段,李宏彬还是遇到了不少困难。

      经济学研究需要很多数学模型,其中经济学和数学是两类关键知识。李宏彬本科经济学基础不够,加上大一学过的高等数学也早都忘得一干二净,又在英语环境下学习,难度可想而知。“第一年学习很辛苦,都是像天书一样的东西,但并不是不可逾越的。”

      为了恶补自己经济学基础知识的缺失,李宏彬申请了经济系助教,因此获得了和本科生同时听课的机会。至今,他对与本科生同时上经济学原理课的场面记忆犹新:可以容纳1000人的剧场,世界上最顶尖经济学家John Taylor的讲授,让他受益匪浅。

      “我通常是先找到感兴趣的一些现象,形成初步的经济学故事,然后收集数据进行研究,最后上升到经济学理论。”直到现在李宏彬还认为,对经济学直觉的培养,对事物本身的反映,比一些研究技术更重要,“研究经济学要对人、对社会感兴趣才行,否则只有一堆的技术、工具,没有想法,不会有很大的研究成果。”

做研究就该独立

      博士毕业,研究中国经济的李宏彬想回国发展,恰逢当时香港中文大学经济系给了他一个很好的职位,他在那工作了5年时间就被评为正教授。

      选择到清华经管学院,李宏彬是受了院长钱颖一的影响。钱颖一曾在斯坦福大学任教,李宏彬是他的学生,在钱颖一向他发出到清华经管的邀请后,他没有任何犹豫欣然同意。

      不仅是工作选择受钱颖一的影响,他也很认同钱颖一培养人才的理念:“钱院长一直说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想像力、批判精神。批判精神相对容易,但好奇心和想像力比较难,要从小培养。”在课堂上,李宏彬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他甚至对他的学生说:“学经济学最好八卦一点,把论文背后的有关故事都挖掘出来。”

      李宏彬受他在美国求学时的经历影响很大。“在美国,科研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当然导师会给我帮助,如帮我筹集研究经费,对我提出的想法提出建议甚至批评等,但研究题目和研究方法都得自己定。这样我博士一毕业就可以独立做研究,因为我读书期间就已经独立了。”

      李宏彬到清华任教后,先后获得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并在JPE、EJ、ReStat等顶尖学术期刊发表过大量论文。他和自己的导师一样,也要求学生独立选题、独立研究。“让我特别高兴的是,现在我的几个学生都成长得非常好。”

感兴趣的工作不觉得累

      如今,李宏彬既给本科生和博士生和高管班学生上课,也带研究生,还担任清华数据中心常务副主任,同时是《比较经济学》和《中国经济评论》杂志编委、《中国农业经济评论》编辑顾问委员会成员、德国IZA研究员、北京大学莫里斯经济研究所的资深研究员,身兼数职却不见疲惫。问其窍门,他说“因为喜欢这个工作,就不觉得累了”。

      近日,李宏彬和他的研究团队公布了一份题为《大学毕业生:从“骄子”到“平民”》的报告。之所以进行这样一项研究,正是因为李宏彬对教育一直感兴趣。他们的研究显示:2010年大学应届毕业生平均初始工资为每月2153元人民币,其中“211工程”名牌大学毕业生2427元,普通院校毕业生仅1903元;主要行业中薪酬水平最高的是交通运输,其次为IT、文化传媒及体育、电力、金融、制造。

      报告还得出结论:长久以来,我们一直培养学生如何获得更高的成绩,提供给学生各类实习的机会;虽然这些都可能很重要,但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才能不都是书本和专业所能够提供的,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英语能力和社交能力、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处理信息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是李宏彬自儿时起一直的坚持。至今,李宏彬也提倡学生要尽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将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职业。

      除了工作,李宏彬还有一件令他特别高兴的事,就是陪孩子。他也学着从孩子的视角,用孩子理解的语言与其交流。前不久,李宏彬还应邀为女儿所在的清华附小一年级同学讲解经济学,借用小家伙们爱看的喜洋洋和灰太狼的情景,让他们在故事中领会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李宏彬为孩子们讲解经济学

      “我一定要做我感兴趣的事情,并不追求结果。我每天很高兴,因为我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李宏彬说。(记者 孙琛辉 通讯员 唐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