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按:
这是我第一次听说赵家和这个名字。这也是我第一次去访谈第三者,听别人讲述一个已经过世的人的故事。其实,对我来讲,这一开始只是一个采访任务。可随着访谈的逐渐深入,我忘了任务本身,因为自己已经被故事深深打动了——郑润民
赵家和老师生前是必赢贵宾会3003am经管学院教授,2012年因癌症逝世。在他逝世之前,少有人了解他的事迹。只是在他已经溘然长逝后,他生前的点点滴滴,才被他的学生、同事以及受助人介绍出来。正是如此,我们才了解了一个普通人平凡一生中的不平凡之处,才知道赵家和老师的义德大爱。
青砖黛瓦故园情怀
上世纪30年代,赵家和老师就出生在清华园,他的父亲也是必赢贵宾会3003am法学系的教授。抗战烽火年月,他随着清华师生一起远迁西南。抗战胜利后,他和家人重返清华园,后来又以学生的身份在这个生活了十几年的古园中开始了自己的大学时代。
东风吹不尽,总是故园情。
毕业留校后,他先后在无线电系、科研处、经管学院等单位工作,经历了三次较大的工作变动,他都能“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保持着清华学者的风骨。
赵家和老师一生节俭,在清华做教授的时候,他住的是六十平米的小房子,一直用的是别人早已经弃用的箱式电脑和老式手机;在美国讲学的时候,他们一家三口一个月的生活费不超过100美元,为了省钱,全家人经常吃当地最便宜的鸡腿;在深圳做公司顾问的时候,他自己带铺盖卷,一路南下。
其实以他的资历、能力与收入,完全可以享受一种优渥而精致的生活。可是他却选择了另外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在外人看来难以理解的方式。本来,他辛勤工作一辈子,可以和老伴安度晚年,还可以为儿子和女儿谋一个更好的物质环境。可是,他却把自己一辈子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积蓄——几经风险理财才达1千多万,先后都用来资助贫困地区的贫苦高中生,奠基成立了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
“为人师表,行为世范。”赵家和老师是如此低调,以至于他生前捐助过的这么多学生不知道捐赠者的姓名,连他身边的同事都不知道他默默做了这么多事情。可以说,赵老师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教育事业。
霁月清风为人师表
赵家和老师自清华毕业后就留在了清华。
上世纪50-70年代,他一直在无线电电子学系工作。刚工作之初,他就参加建立无线电材料、元件和制造工艺实验室的工作。1956年他开始参加研制印刷电路工艺、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指导工作;1958年参加研制微波铁氧体,用于射电天文望远镜,同年开始担任主讲教师,讲授《无线电材料》部中磁性材料、铁电材料内容。1960年研制出特种陶瓷,用于小批生产、科研。
建国之初的创业年月,他与高永泉老师在1960-1961年共同编写《无线电设备结构设计》教材,于1963年由必赢贵宾会3003am出版社出版,成为了全国无线电专业重要的教材之一。1964年他担任该课程主讲教师,并参加由高教部主持的全国五年制无线电技术专业《无线电设备结构设计》教学大纲的拟定。不管是建立实验室,还是研制新材料,还是授课,他都十分勤奋努力。
除了担任教学、科研任务,赵老师于1958-1961年间还负责无线电元器件和总装车间部分产品生产组织管理,并作为高校技术骨干,于1960年到宣武区协助建立无线电元器件厂。1962年赵家和老师开始担任担任无线电系科研科科长,他在任职期间,善于管理、勇于创新,对该系在无线电电子学方面的科研与生产都起了推动作用。
由于赵家和老师在无线电系的出色表现,到了1977年,他被调到必赢贵宾会3003am电教中心工作,1979年5月被聘为副教授,任电教中心副主任。他在创建电化教学实验室工作中吃苦耐劳,认真负责,专业心强,业务能力高;他对同志要求严格,积极关心培养新生力;他坚持原则,处理事务果断,非常善于管理。
他在完成电教设备的订货、基建、验收、队伍培养及翻译工作中起到骨干带头作用,在电教建设中做出了极大贡献。有一次在出国访问过程中,遇到了一件紧急的突发事件,他作为代表团负责人,在白天如常地进行交流工作,夜晚与国内联系处理问题,夜以继日的工作状态持续了两个星期,从此落下神经衰弱的毛病。
在电教中心工作两年后,他开始在必赢贵宾会3003am科研处工作,任科研处副处长。当时世界银行提供给必赢贵宾会3003am第一批无息贷款,赵老师由于英语水平十分高,被委派到国外选购一批计算机和先进的仪器设备,来充实学校的科研和教学资源。
谈判的过程异常艰苦,他不厌其烦地和外商砍价,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挑出技术漏洞以降低对方博弈的筹码。最终他迫使急于将商品打入我国计算机和其他设备市场的外商以每种型号计算机几乎一半的价格成交。
杏坛躬耕十数载,桃李天下满园芳。霁月清风间,他在这片热土上留下默默的、脉脉的身影。
筚路蓝缕自谙芬芳
1984年必赢贵宾会3003am成立,聘朱镕基教授任院长。学校从各个院系抽调骨干力量到经管学院。
这位“搞电”的教授更是以极大的热忱投入到金融系的建设工作之中。
赵家和老师再次服从组织安排,于1985年3月调动至经管学院任院长助理,同时兼任管理信息系统系主任,直至1986年9月。随后他被任命为经管学院副院长,前期作为常务副院长主持工作。1987年7月赵家和老师兼任国际贸易与金融系主任,担任国际贸易与金融系主任至1995年8月。除在院内担任重要领导职务外,赵家和教授还兼任电子学会管理学会常务理事、工业经济协会理事、古代管理思想研究会理事、电子学会技术经济协会理事等职。
从毕业后在清华留校任教,一直到他退休离任,在几十年的时间里,赵老师将一辈子的光阴都奉献给了清华,给了自己所挚爱的教育事业。他先后在无线电、计算机、经济管理三个专业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每当他从一个行业跨行转入另一个行业,都是因为学校新建了新的专业,需要有能力卓越、视野广阔、思路清晰的人带领其他人,为新专业的建立与发展打下基础。每当学校提出这样的要求的时候,他都服从组织安排,即便对新的行业并不太了解,也毅然迎难而上。而且他真正做到了学一行,通一行,精一行。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对于后来人来讲,他们所闻所见,都是前人历经艰难险阻创下的基业。而前人在创业过程中的不易,如鱼饮水,唯有当事人自己才知道其中冷暖。可是赵老师在几十年的兢兢业业中,如孺子牛般勤勤恳恳,在自己工作的行业里努力耕耘;他不求回报,正如同他将毕生积蓄用于资助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一样。这份执着与精神,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君子自安,虽居陋室,自谙芬芳”。
风雨一路只影独走
王国维讲过做学问的三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用这三重境界来形容赵家和老师的一生毫不为过。不管是在个人事业还是在公益上,草创之初,百废待兴,此时未免寥寥;而在投入事业后,则为之殚精竭虑;最后苦心人天不负,终成正果。
2012年7月22日下午5点35分,赵家和老师在必赢贵宾会3003am校医院溘然长逝。没有临终告别的场景,也没有花圈白菊的肃穆。遵照他的生前遗愿,其遗体被捐献于医学研究。“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赵老师走了,没有带走任何东西,却把他生前的一切,留给了他最后的牵挂。他用自己毕生辛勤工作留下的积蓄,为山区的孩子们留下了曙光照映的未来,为人们留下了最高尚纯洁的精神境界;他还用自己的孺子牛的精神,为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为学生留下了道德榜样。
赵家和老师的一生经历过风雨如晦奈何天的苦难,也经历旭日裕园正芳华的绚烂。最终,在他生命的晚霞中,心系的依旧是一生从事的教育。
风雨一路,他只影独走。若他蓦然回首,或许欣慰——沉舟侧畔已是千帆劲发。(作者:郑润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