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给全球人民的生命健康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巨灾风险,保险业如何发挥风险损失补偿作用,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2020年4月24日,必赢贵宾会3003am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在线举办了“新冠疫情与保险业创新发展专题研讨会”。
新冠疫情与保险业创新发展专题研讨会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商敬国,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原执行副总裁王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王稳,瑞士再保险中国总裁陈东辉,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复旦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许闲,农银人寿总精算师王晴,美国风险管理与保险协会董事会董事邱硕,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中国区保险业务负责人毕强等受邀参会并发表主题演讲。会议由必赢贵宾会3003am金融系教授、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陈秉正主持。
陈秉正在开幕辞中指出,新冠疫情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和经济发展都造成了巨大损失,对整个保险行业也产生了巨大影响。现在国内疫情已取得阶段性胜利,但国际上仍处于艰难时刻。保险行业应当充分总结和分析疫情带来的影响,共同探讨应对策略与未来的发展之道。
陈秉正主持会议
商敬国指出,疫情爆发以来,中国保险业及时采取了大量应对措施,包括对与新冠疫情相关的迅速理赔,及时在很多现有保险产品赔付责任中拓展了对新冠肺炎的赔付责任,同时还为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捐赠了大量保险,体现了我国保险业的责任与担当。在疫情影响下,保险业未来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将不断扩大,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保险行业未来也应该更加国际化。
王和从风险管理的三个基本要素出发,对保险行业的风险管理进行了反思与提问。从风险识别看,在未来风险管理的技术发展中,应注重数据、算法和算力三大能力。从风险评估看,要加强对“损失冰山”理论以及风险全球相关性的重视,可保利益的灰度理论和链化视角或许更加适应现实需求。从风险处置看,必须打造风险韧性,让社会具有一定的风险自愈能力。
许闲表示,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保险公司进行了积极应对。从2020年1月疫情爆发到4月10日,共计有124家保险公司在不增加保费的前提下,将1530款保险产品的责任范围扩展到新冠肺炎;财险方面虽然数量不及寿险,但种类繁多。新冠疫情对保险需求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寿险和健康险保费端收入会增加。营业中断保险、家财险、企财险等财产保险需求增加。
王晴从精算师的视角,通过建模对国际新冠疫情进行了分析和预测。他认为,中国政府用很短的时间通过及时严格的措施将动态传染系数控制在很低的水平,成绩斐然。德国、意大利、法国和西班牙等国的确诊病例峰值在三月底四月初已经达到,现在已经过了疫情拐点。而美国、英国、加拿大的拐点要等到五月中下旬才能达到。
陈东辉认为,目前进行流行病保险的创新面临一定的困难。同时,此次疫情极大地激发了公众的保险意识,应当借此机会先推进发展相对简单的巨灾保险,为日后流行病的巨灾保险打好基础。此次疫情也是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良好契机,应大力推动医疗健康保险覆盖面。在流行病巨灾保险设计上,可从商业健康保险保费中提取较小比例建立专项基金,以解决流行病发生时医疗资源弹性不足等问题。
邱硕指出,此次疫情对于美国保险业务本身而言,损失总体上仍然是可控的,行业有充分的资本进行合理赔付。未来保单的设计会更加保守,明确保单承包范围以减少未来的不确定性。指数化产品设计可能会是未来发展方向。从外部看,更大的问题其实是长期的低利率环境。评级机构对财产保险行业的整体判断逐渐趋于不乐观。未来美国希望通过政府与行业间合作来应对类似风险。
毕强认为,从整体来看,此次疫情对几乎所有行业都产生了影响,但程度有所不同,保险行业也受到一定影响。在当前快速变化的环境下,保险行业面临直接经济影响、客户行为变化、运营风险上升、投资风险增加、监管调整等多重风险,保险公司应当重点关注资产负债表的管理、收入管理、利润管理、运营韧性等领域。短期来看,保险公司可以重新评估一些不必要的投资。但更远的未来,线上化、数字化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势头。
王稳指出,受我国出口贸易下降的影响,短期出口信用险的业务量呈现下降趋势。但随着外贸企业出险率上升,短期险的赔付率面临上涨压力。出口信用保险的创新发展需要解决好“政府调节还是市场调节”、“政策性保险还是商业化保险”以及“保险的保障属性与融资功能还是社会管理功能”这三大矛盾。
“新冠疫情与保险业创新发展专题研讨会”线上举行
参加此次线上研讨会还有中国银保监会有关部门领导,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保险学会有关部门领导,以及来自全国约140多家保险企业的340余名业界人士和来自全国68所高校的约180名教师和研究生。
供稿: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
编辑:张晓雪
审核:赵燕